2008年11月26日 星期三

長尾效應






壹、 長尾效應 The Long Tail – 網路時代新趨勢
一、 前言 :
1. 網路購物市場規模 :






















2. 熱門商品 :










(1)旅遊(2)美容保養品(3)服飾精品(4)書籍(5)消費性電子商品


3. 年輕族群消費習慣改變 : (1)超商(2)超市(3)量販店(4)網購(5)百貨公司
習慣 – (1)跨網比價(2)最低成交


4. 長尾理論之前的觀點
(1) 80/20法則 :80%的營收來自20%的產品
(2) ABC管理法則
A類 –數量少,貢獻大
B類 –數量與貢獻相等
C類 –數量多,貢獻少
(3) 市場現象 :
作者認為暢銷產品受到三種因素的影響,反而不如位於長尾的利基產品更能獲利。
創作(生產)的成本降低 、庫存(配銷)的成本降低 、搜尋的成本降低。如果這三個因素沒有出現,80/20 法則就仍然能夠主導市場。

二、 長尾理論
(by Chris Anderson, Hyperion, 中文版:天下雜誌,July/2006,中文版: 9月28日2006發行)
1. 定義 :
產品生產、經銷和儲存成本的降低,讓製造商和零售商去迎合更窄的市場利基,因而增加了那些利基市場的總值,且該產值不久之後就會等於主流產品的總值。


長尾理論( the long tail )示意圖 資料來源:http://www.thelongtail.com
(1) 打破八十/二十法則
(2) 利基商品足以與熱門商品相抗衡
(3) 重新定義熱門商品
(4) 長尾可以不斷加長
龐大的商品種類*單項長尾商品的銷售量 = 超級龐大的數字

2. 長尾理論六法則 :
(1) 任何市場中,利基商品都比熱門商品多
(2) 接觸利基商品的成本已經大幅降低。賣方有能力提供大眾多樣化的商品
(3) 幫助消費者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能把需求的尾巴拉長
(4) 需求曲線會逐漸平緩,最後熱門商品會相對賣得少,但利基商品賣得多
(5) 因利基商品多,因此所有利基商品的總和可以和熱門商品匹敵
(6) 最後自然的需求虛線將出現,不被分佈瓶頸、資訊不均或有限空間影響

3. 創造長尾商業模式的方法 :
免費的服務是付費服務的先決條件
(1) 降低成本 – A.中央倉儲、聯合線上平台
B.把生產的內容交給使用者 – i.e.Wikipedia, 無名小站
(2) 思考利基商品
(3) 公開資訊分享機制 – Craigslist、Kijiji

4. 批評 :
(1) 熱銷商品根本沒有消失
(2) 沒有人買的商品也變多
(3) 「長尾理論」這本書的銷售手法並不「長尾」


三、 推動長尾經濟的三種力量






新增網頁1






推動的力量



產生的商業型態



造成的效應



例子


將內容生產工具交給消費者



有更多的生產者



更多商品



數位錄影機、桌面音樂影片編輯軟體、部落格工具


銷售工具交給使用者



把商品都聚集起來



商品更容易取得,尾巴變寬



亞馬遜、eBayiTunesNetflix


設法連結供給與需求



幫消費者過濾商品



把商業模式從熱門推向利基商品



Google、部落格、Phapsody、推薦與暢銷榜




2008年11月8日 星期六

期中報告 - 個案分析

個案分析需有以下的部份

1. 封面
2. 目錄
3. 公司簡介
公司營業項目(銷售產品)、品牌定位、網址與網頁、資本額、創立時間、員工人數、營業額、通路(虛與實)...
4. 環境分析
【PEST Analysis】 (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法律、技術)
5. 產業分析
【5 Forces Analysis】
同業競爭者的威脅 - 競爭者分析
產業進入障礙
替代產品的威脅 - 請舉例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買主的議價能力
請就每一點列出 「高」 或 「低」,並說明原因
6.公司分析
【SWOT Analysis】
7.行銷策略
目標市場、品牌與定位、行銷組合(4P)
8.結論與建議
請就以上的分析,整理出優勢與劣勢,並給予「具體」的建議

注意事項:
1. 若引用現成的資料,請註明資料出處。如果是抄襲,請你回去重做。我不想看到「本公司...」這種字眼。
2. 不需要長篇大論的剪剪貼貼,請告訴我重點就好了。
3. 文字稿寫完,請先給老師看過。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會請你重新修改。
4. 文字稿修改完畢,請做PPT檔上台報告。每個組員都要上台報告一部份。請注意服裝儀容,不要穿拖鞋來。

2008年11月7日 星期五

Web 2.0 商業模式

貳、 Web 2.0 之獲利密碼

一、核心競爭力 (Core competence) :

Core competency is something that a firm can do well and that meets the following three conditions:
核心競爭力就是一個機構或公司企業可以做得很好的事情,而且符合以下的三個條件:
1.It provides consumer benefits
提供消費者利益
2.It is not easy for competitors to imitate
不容易被競爭者模仿
3.It can be leveraged widely to many products and markets.
可以以槓桿效益廣放應用到各種產品與市場
A core competency can take various forms, including technical/subject matter know how, a reliable process, and/or close relationships with customers and suppliers (Mascarenhas et al. 1998). It may also include product development or culture, such as employee dedication.
核心競爭力可以以各種形式呈現,包含技術性的主觀的關鍵技術、可信賴穩定的過程、以及跟消費者和供應商的關係。也包含了產品的開發或文化,例如員工的貢獻度。

引用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Core_competency

Montgomery and Collis ( 1995 ) 則認為核心能力並非是將自己企業所具備的各項能力做清點,做得最好的即是核心能力,而應是做的比競爭者好且是市場所需的,通常一個組織的核心能力都介於 5 到 15 個之間。

Wrigley ( 1970 ) 提出「核心技能」( core skills ),為在特定的產品市場裡,企業與同業競爭所必須具有的技術能力; Hamel & Prahalad (1990 , 1994 ) 延伸 Wrigley (1970) 的「核心技能」概念,提出核心能力的概念,並提出核心能力是組織內多種技術的整合、不是實體的資產 ( asset ),且是一種可以「創造顧客核心價值」、「與競爭者差異性」、「進入新市場」的「延展性」 ( extensity ) 能力,及須對使用最終產品的顧客有所貢獻。

更進一步的說明,「核心能力」並非由單一的技能 ( ski11 ) 或技術 ( technologies ) 所組成,而是由一群科技與技能的綜合體,因此核心能力通常不是為組織內的單一成員或小組成員所有,而是遍佈於所有組織成員之中,同時必須通過「可以使企業競爭力獨樹一幟」、「必須對顧客有知覺的價值有顯著的貢獻」、「必須可以應用到實際的產品上」的三項考驗,具備生命特徵的概念,表現在價值活動上的能力,透過學習來獲得此一能力,該能力的背後除了包含了外顯的知識之外,也包含了內隱的組織與個人知識。


資料來源:
http://blog.sina.com.tw/intacom/article.php?pbgid=22272&entryid=295245#myping

策略性的核心競爭力(Strategically-relevant core competencies)
1. Greater proficiency in product development 精通於產品發展
2. Better manufacturing know-how 更佳的製造關鍵技術
3. Superior cost-cutting skills 優異的降低成本技術
5. Better marketing & merchandising skills 更佳的行銷與銷售技巧
6. Capability to provide better after-sale service 提供更佳的售後服務能力
7. Ability to respond quickly to changes in customer needs 更快速的回應客戶需要的改變





二、 商業模式
Business Model 1: 虛擬商品 - Avatar(分身)
 騰訊 : http://qqshow.qq.com/
背景:1998年成立,5.315億名會員,深圳
服務: 即時通QQ
獲利方式: 販售虛擬商品
 愛情公寓:
背景:2003年成立,40萬會員,台灣
服務: 滿足女性玩辦家家酒的夢想,社群交友平台
獲利方式: 販售虛擬商品+月費90元
 Cyworld: http://tw.cyworld.com/main/index.php
營收:去年營業額達六千五百萬美元
背景:一千八百萬會員,韓國
獲利方式: 販售虛擬商品

Business Model 2: 電子雜誌
中國1.23億網民中,有16%上網閱讀電子雜誌
A. 免費電子雜誌:
 新數通 Xplus: www.xplus.com.cn
背景:2003年成立,780萬名會員,單月雜誌發行量500萬本
獲利方式: 廣告收費
(廣告商可以看到瀏覽器版本、雜誌下載量、閱讀率、平均閱讀時間、廣告停留時間→按效果付費的定位廣告)
獲利: 宣稱純利一千萬人民幣/year
 數聯軟體技術 POCO Maker: http://www.poco.cn/
背景: 2005年成立,累計發行量1.2億冊
獲利方式: 廣告收費
獲利: 宣稱營收百萬人民幣/month
B. 付費電子雜誌:
 城邦e書館 : http://cite.anicebook.com.tw/
背景: 由宏碁集團投資
收入來源: 讀者必需付費才能取得



Business Model 3: 社交網站
保持黏著性與活絡度
A. 台灣最大社群網站 – 無名小站http://www.wretch.cc/
 無名作者: 從網路世界紅到實體世界
彎彎 http://www.wretch.cc/blog/cwwany
九把刀 http://www.wretch.cc/blog/Giddens
輔大猴 http://www.wretch.cc/blog/fjumonkey


 無名藝人: 從實體世界連上網路世界
江惠 http://www.wretch.cc/blog/jodychiang&category_id=4284685
趙自強 http://www.wretch.cc/blog/ifkids
SHE http://www.wretch.cc/blog/SHE911
張棟樑 http://www.wretch.cc/blog/nicholas01

 背景: 1999年成立在交大,以貼美女照片為主,2003年搬到交大資工系計算機中心,推出一個帳號就能使用BBS+相簿+部落格功能,2004年10月使用者超過30萬人,2005年3月正式成利公司,2006年6月到達率64%
營收: 1000萬~1300萬/月,一億五千萬/2006年
獲利方式: 50% 廣告 50% 會員收費
收費模式: 明確的差異化收費機制
會員收費→白金卡、金卡、銀卡
1. VIP會員贈好友金卡一個月試用
2. 付費遊戲
3. 個人部落格出版
廣告模式:
1. 變色龍 – 將無名小站的守夜整個換成廠商的主題,是一種全版廣告手法,堪稱全球創新的網路廣告概念,使用者的反應是驚喜多餘厭惡,進而幫助廣告客戶建立品牌印象或導入流量
2. 藝人部落格 –網友替換樣式,將自己喜愛的歌手音樂置入部落格,不斷替歌手免費放送歌曲作宣傳
3. 娛樂行銷 http://echannel.wretch.cc/
4. 口碑行銷 – 設置社群溝通部、社群溝通師,讀懂使用者的心




Business Model 4: 分類廣告

免費資訊情報站,讓現代人互相幫忙,因著地緣的關係而衍生出相關服務,同一個社區的居民可以藉此互動,例如找房子、找工作、交換二手,建立人際網絡,這類網站以衝流量來換人氣

網上分類廣告2006年營收達31億美元,比去年↑17%,2010年達47億美元 (by Forrest市調公司)

 kijiji: http://www.kijiji.com.tw/

背景:
2003年由eBay成立,併購荷蘭marketplaasts,台灣分站在2005年四月成立,全球300多個分站。而eBay在退出台灣市場後,與PChome於2006年6月5日宣佈進行合作投資,推出新的拍賣網站露天市集http://www.ruten.com.tw/,
目前也和同類型的實體雜誌跳蚤市場雜誌雙周刊、以及UrMap衛星影像地圖顯示的網路電子媒體服務商合作

理念:
Kijiji 在 非洲語Swahili 語中是「村莊」的意思, 我們選用這個名字,是因為我們希望替這個社群,注入一點「地球村」團結互助的感覺。世界各地的陌生人和不同的文化思想既能透過網路的力量匯集,我們自己的社群也就能藉者 Kijiji 建立更深厚的歸屬感。我們希望在自己的社群中培養 一種「地球村」精神,讓大家經驗交流、互相幫忙。 Kijiji 讓每個市井小民都有機會發現別人, 表現自己。

獲利方式: 網路廣告聯播、特殊類別廣告收費ex: 美食
Pay-per-call(按通數付費廣告)、
賣流量給Google
獲利: 全球三年達到損益兩平
什麼都有:
分手事務所 http://taipei.kijiji.com.tw/c-ViewAd?AdId=6657446
在台北尋找你 http://taipei.kijiji.com.tw/c-ViewAd?AdId=6931150
幫你拼圖喔 http://taoyuan-hsinchu-miaoli.kijiji.com.tw/c-ViewAd?AdId=4547143
徵求.小鵝. http://yunlin-chiayi-tainan.kijiji.com.tw/c-ViewAd?AdId=6820596
以物易物 http://taipei.kijiji.com.tw/c-For-Sale-goods-exchange-100-W0QQAdIdZ7512009


 Craigslist http://sfbay.craigslist.org/

背景:
1995年由Craig Newmark成立,員工22人,全球兩百個分站,遍及36個國家,以公益觀點出發,不以獲利為取向,as simple as possible。eBay2004年買下了25%股權。全美流量第七大網
獲利方式: 廣告收費-企業徵人廣告
獲利: 兩千萬美元(台幣六億五千八百萬元)/2005年,↑200%

2008年10月31日 星期五

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免費試用

許多網站,提供免費試用品。


http://www.intalking.com/index.php

http://www.itry.com.tw/

http://babytree.pixnet.net/blog/post/12727693

http://www.fashionguide.com.tw/

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訂做一個明星





這個網站,可以簡簡單單就讓你變成明星。


http://www.photofunia.com/

http://bighugelabs.com/flickr/

2008年9月26日 星期五

網際網路與應用 Subject 2 - WEB 2.0

網際網路與應用 Subject 2
Web 2.0

壹、 Web 2.0 時代來臨
一、何謂Web 2.0 :
1. 定義 : 網路上的內容、服務與行為是透過大量的參與和共同決定, 是一種行為,而非一種技術

2. 特色 :
A. 網站所有做的事,都要以使用者為中心
B. 透過開放的討論,使用者的經驗才能越來越豐富
C. 強調使用者的外部延展性
(引用來源: 數位時代134期,Jul,2006)

二、個人傳播世代取代大眾媒體世代

 


































 



大眾媒體



個人媒體


主力媒體



電視



網路


發生場所



客廳



任何地方


經驗



看消費



參與創造


參與者



大公司為主



人人皆可


營運模式



賣產品、服務



訂閱



(引用來源:
數位時代134期,Jul2006)


 





三、Web 2.0 與 Web 1.0 比一比
































































 



Web 1.0



Web 2.0


網路行為



下載



上傳


資源



集中



分享


使用者模式



被動接收



主動參與


溝通模式



單向溝通



多向連結


軟體商業時代



販賣產品為主



提供服務為主


線上百科



大英線上



Britannica Online



維基百科



Wikipedia


社群



線上聊天室



My space


音樂



Napster



iTunes


線上新聞服務



各大入口網站的



新聞服務



Digg.com &



RSS


個人網頁



PChome個人新聞台



無名小站


線上服務決定者



網路企業、編輯台





(引用來源:
數位時代134期,Jul2006;
商業周刊972期,7/10~162006)





四、Web 2.0的精神

網路上內容、服務與行為是透過大量的參與來共同決定

EX: 大英百科全書 vs. 維基百科
www.wikipedia.com

個人媒體世代 - 少數人可以影響世界

EX: 微軟 vs. Unix
微軟 vs. Firefox
http://www.moztw.org/
Google 改變世界:
www.google.com/chrome

個人媒體世代的開始 - 表達集體慾望、新聞的聚集

EX: 輔大生命力
http://www.newstory.info/
同志新聞的聚集
http://vita.fju.edu.tw/vita3/archives/cat_3c.html
EX:小地方大故事
http://blogmap.yam.com/

社群網站 - 不只是增加黏著力,更要增加使用者停留的時間
EX: My space
http://www.myspace.com/

免費的網路平台 - 打破壟斷,並能多人同時使用

EX:Meebo
http://wwwm.meebo.com/
EX:Writely
http://docs.google.com


總結:

Web 2.0 是網路集體行為的表現
(就像BBS的概念)
. 以網路為平台
. 群體智慧
. 資源分享
. 不斷改進的資料
. 沒有軟體升級顧慮
. 簡易的程式設計

Winning Key:

誰能爭取到最多的使用者主動提供更多的資訊就能勝出

2008年9月17日 星期三

二手書網站

1. 全台灣舊書店的地址

http://www.openbook.info/showthread.php?p=1394

2. 我的網路二手書店 - 可找到一些大專用書

http://www.worldbookstore168.com/

3. SAM校園網路二手書店 - 可找到一些大專用書 與 考試用書

http://book.sam.com.tw/index.php

4. 阿維的書店 - 可找到原文書

http://www.a-wei.com.tw/

5. 二手書之戀 - 標榜最多學生交換的地方

http://www.usedbook.tw/default.asp

6. 茉莉二手書店 - 需以電話詢問

http://www.mollie.com.tw/

7. 博雅客二手書店

http://www.yabook.com.tw/

Subject 1 傳播媒介與網際網路

壹、傳播媒體的演變
一、何謂傳播 : make a common (communication)
藉由某種通道與來源,與特定或不特地的對象,進行分享傳遞。


二、傳播的過程
(message)
sender→→→→→receiver
└←feedback ←┘
§ §
noise noise

三、何謂媒體? 媒體有哪些?

四、傳播的歷史

5000BC
口頭傳播的開始
1927AD
有聲電影
4000BC
文字
1936AD
BBC成立
105AD
蔡倫造紙
1941AD
黑白電視
1045AD
宋朝活字版
1942AD
電腦
1702AD
第一份貴族報紙
1954AD
彩色電視
1833AD
第一份大眾報紙
1957AD
人造衛星
1835AD
電報
1976AD
廣播視訊Teletex
1876AD
電話
1979AD
電傳視訊Videotex
1920AD
廣播開播
1990AD
網際網路
1923AD
第一份新聞雜誌



五、大眾傳播的特性

1.單向流動
5.大規模的傳播與接收
2.不對等關係
6.標準化內容
3.缺乏個人性
7.具市場性商業化
4.匿名性
8.媒體操控性

貳、 網際網路的演變

1980
美國國防使用
1997
網域名稱商業化
1988
趨勢科技成立


1990
World Wide Web 出現
- Tim burners-Lee
- 第一個網站 http://www.cern.ch/
- 瀏覽器出現 browser 開始使用HTML
- 趨勢科技推出病毒防治套裝軟體-PC-cillin病毒免疫系
1998
E-Commerce名詞正式出現
- PC Home成立入口網站
- Google成立
1992
-史上第一個搜尋引擎
Veronica
1999
-Napster音樂交換
-Blogger 出現
1993
-第一個圖形使用介面的瀏覽器Mosaic被發明
-BBS出現
2000
-AOL與TimeWarner合併
-出現第一千萬個網頁
- 無線上網科技出現
1994
Yahoo成立
2001
-網路泡沫化
-Yahoo與奇摩合併
1995
-RealAudio 串流技術
-Netscape成立寫出Navigator的瀏覽器
-Sun發明 Java
-Amazon.com 成立
- E-Bay成立
-第一個華人搜尋網站蕃薯藤正式上線
2004
Google裡有80億的網頁
1996
-微軟推出Explore對抗Navigator
-ICQ線上即時通訊出現




2005
Web 2.0 漸漸現身

參、 分組討論
過去大眾傳播媒體沒有雙向互動性,閱聽眾無法發聲,請討論網路媒體的出現顛覆了哪些大種傳播媒體的特性,或改變哪些使用習慣,給人類帶來什麼影響。


肆、 網際網路的特性
傳播媒體出現順序: 報紙→雜誌→電影→廣播→電視→網路
1. 互動、分享、共用參與
2. 個人化─就是認識你
3. 我就是媒體─人人皆可表達自己
4. 打破現實生活中的疆界─時間、空間、文化、社會地位、國土
5. 小眾媒體也有力量
6. 跨越人與人之間的鴻溝
7. 更真實的展現自我
8. 免費資源的運用與取得
9. 產品的價值不再由生產者認定
10. 加速產品生命週期 / 生產更有效率
11. 隱私權的爭議

教學大綱

南亞技術學院九十七學年度第一學期 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網際網路與應用
學分數: 3
上課教室: F317PC2
上課時間: 星期日/第三到五節
10:20~12:10 13:10~14:00
必/選修: 選修
開課系班: 企管系進二專企二甲
授課教師: 梁家芝
聯絡方式: beautyteacher@gmail.com

授課大綱:

Subject 1:
傳播媒介與Internet
Subject 2:
Web 2.0
Subject 3:
搜尋引擎
Subject 4:
入口網站
Subject 5:
電子商務與線上購物
Subject 6:
網路開店與拍賣
Subject 7:
部落格製作
Subject 8:
部落格
Subject 9:
部落格
Subject 10:
部落格
Subject 11:
部落格
Subject 12:
部落格
評量方式:
平日小組報告 30%
期中報告30%
期末報告30%
出缺席10%
期中報告:
case study - 小組上台報告及繳交書面報告

請找一個電子商務或產品銷售網站,介紹這個網站,並告知同學這個網站的魅力在哪,分析這個網站的優劣點,從使用者與行銷觀點(如SWOT、五力)來做分析,,最後提出結論,如改善建議、預測網站未來性、產品銷售性
期末報告:
架設一個屬於自己的部落格,包含文章十篇以上、相簿十本以上,其中一篇文章是本堂課的學習心得報告
部落格請在一月份第一周繳交
分組:
三至五人一組,每次上課請坐在一起,平時成績以小組為計算單位